foster and partners设计事务所在america makes(美国国家3D打印创新机构)和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组织下,发布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人类火星住所,这种住所是由一系列程序化的半自动机器人搭建的。这个概念由该国际机构的纽约分部提出,他们提出的模块化房屋是一种使用风化土建造的能够容纳4位宇航员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住所,风化土是指火星表面的松散的土壤和岩石。在宇航员到达之前,住所的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外太空栖息地的建设必须注重每一个细节,在宇航员到达之前,住所的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每个模块本身面积为93平方米,它充分考虑了人类生理学和心理学,可以为宇航员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模块中重叠的圆顶状空间既包含私人空间,也包含公共空间,外面用软基材料包裹着。半自动化机器人选择建设地点、挖大坑,然后充气模块抵达。
设计师为我们详细叙述了栖息地的建设过程:
“三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被降落在火星表面,每种机器人在大规模的建造过程中都有各自特殊的职责。大一点的机器人‘diggers(挖掘者)’通过挖掘火星上的风化土制造出大坑,中型机器人‘transporters(运输者)’把挖掘到的风化土运输到充气的模块处,一层一层地堆在模块上。然后通过模块四周的微波,是由一些使用了3D打印技术的小机器人‘melters(融化者)’发出来的,将风化土融化,融化后的风化土在房屋周围形成了一个保护层,保护房屋免受过度辐射和外部极端气温的影响。大量机器人的精细分工,以及房屋的模块属性,意味着整个建筑系统的高度饱和,即如果某个机器人出了故障,或者某个模块被破坏了,还有其他的机器人和模块可以参与进来完成任务,增加了任务成功的几率。”建筑过程的设计需要最少的人工投入,主要依赖于编程好的规则和目标。
软基材料的使用和增强的虚拟环境帮助减小了孤独感的负面影响。
foster + partners设计事务所纽约分部是30个入围的公司之一。
他们的提议是相互连接的圆顶状模块。
所有图片由foster + partners提供
(本文转载自设计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