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砖黛瓦的马头墙、云烟缭绕的小山前、蜿蜒曲折的小路边,枫香、银杏等在晨曦暮霭中闪耀着五彩光华,这里就是临安·指南村。
每年深秋的指南村,指引着一批又一批人徒步前来寻找秋日之美。
指南村位于临安太湖源头的南苕溪之滨,海拔近600米,据杭州市80公里,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村。由于村子左右两侧分布着470余亩梯田,蔚蔚壮观。村子周围古树参天,至今还保留着三百四十多株树种为枫香、天目铁木和银杏为主的珍稀古树,都是国家保护的名木。现在这个季节还能看到金黄的银杏和火红的枫树,确实为摄影爱好者们的天堂,被户外圈称作华东地区最美古村落之一。
一、景点介绍
指南村全村仅213户人家,720多人,却沉淀着悠久的历史。从村中古墓发掘的古石器和古钱币看,至少春秋战国时期,指南村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有古姓、古塘、古树、古祠、古庙、古宅、古墓“七古”。
除了年代久远的古墓,莫家古庙也有1200多年历史,而且,700多年前的古庙遗址碑石至今还在。比较少见的古姓郤(qie)、郄(xi)也流传至今。时间近一点的,村里还保留着五六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粉墙黛瓦的古民居,高高的马头墙、镂空的木窗棂,以及精心雕刻过的梁柱,无不显示出徽派建筑风格的古风古韵。
天池
指南村“天池”,位于村中心的古塘。历史上其实曾有四个古塘,后来合并成一个,占地15亩,约1000平方米,有些像宏村的方塘。“天池”西面是一片枫树林和散落的民居,全村200多户人家主要分布在它的西南面。
二、徒步推荐
A线:横渡村——大塔里(仙灵堂、火山岩遗迹)——黄泥岗——塘顶村(指南山上的另外一个村)沿公路走到指南村;
B线:走小路从光石台上走林道去指南——走螺丝旋(5棵单独的大枫树)——董家山(老村,大的银杏)然后转回横渡村。
三、美图欣赏
四、乡村再生
乡村再生是南方设计针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新模式
美丽乡村新样板 中国第一摄影村
美丽乡村的样板工程:富有特色的村镇风貌整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美丽乡村样板工程。
就地新型城镇化样板:就地发展富有活力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实现村镇产业化发展的样板。
乡村现代化管理样板:充分培养乡村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在乡村发展的组织作用,成为乡村现代化管理样板。
乡村文化复兴的样板:引入资源开发富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实现乡村文化回归与再兴,塑造新型乡村文化凝聚力。
如此美景的指南村,你可知她的曾经?
跟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所有的乡村一样,指南村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村落整体风貌衰败,建筑水平和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立面材质和立面元素选取无序,色彩运用杂乱,破坏了与红叶远山等景观的和谐。院落、道路、驳坎等空间界限模糊,缺乏梳理。
道路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步行道、绿化带以及宅前空地相互混杂,没有明确的分区设计;公共休闲节点空间混乱无序,被机动车和建筑垃圾占用,无法形成有序的休闲空间。
指南村由于发现价值较晚,之前一直处于村民和外来投资者自主开发的状况,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房屋建造建新不拆旧,农家乐建筑求量不求质,对指南村整体风貌造成一定的破坏。
指南村景点单一,缺乏规划和线路组织,旅游季节性明显。2011—2014连续三年红叶节游客日到访量突破1万人次,给指南村带来巨大商机和知名度的同时也暴露了严重缺乏旅游服务配套问题。
方法得当,乡村再生不是梦。
针对指南村在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南方设计经过多次调研和讨论,整合指南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生态农业、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打造华东首个全景式——“生态创意型”新乡居生活示范村。我们希望实现的最终目标是:乡村与城市的差别,不再是生活品质和生活水平的高低,而是生活方式选择的不同。
南方设计综合指南村乡村再生的发展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旅游配套和市场开发的客观规律,以设计作为目标实现的平台与先导,以时间为轴向,采用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式阶段发展,将项目的多维愿景逐步分解落实,并规范各个阶段的目标、路径、策略与资源条件,整合投资、开发、运营、管理各个维度。
目前,建设一期已经完成,包括200亩梯田的流转,结合“三改一拆”将天池8户民居由四五层降到三层,拆除10户居民的一屋多宅,庭院美化,房屋外立面整治等。接下来,指南村还将围绕“生态创意型”新乡居生活示范村和“中国摄影基地”两个目标,打造梯田观光区、主村落文化区、禅修国学文化区等11个区块。
五、愿景意向
乡土,怡人
精心的设计,却看不到痕迹
质朴纯静,又时尚雅致
回归自然,而生活舒适
处处是景,不动声色
六、出行路线
自驾游:开车上杭州绕城高速,在留下转杭徽高速至临安出口,往太湖源景区方向,上13省道直行,便可到达指南村村口。
自助游:从杭州汽车西站乘车至临安汽车站(约35~40分钟车程);再从车站步行至临安市西墅街,乘16路公交至指南村岔口下;沿着山路上行约20分钟可达指南村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