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小镇的设计之路发布时间: 2016.07.06

梦想小镇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南方设计院作为特色小镇的实践先行者,先后参与设计了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40多个特色小镇项目,对特色小镇的设计、建设和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及研究,现已成为浙江特色小镇建设领域的主力军之一。


梦想小镇核心先导区位于杭州余杭未来科技城,用地面积29.6万平方米,现存建筑695栋,总面积19万平方米,居住人口2700余人。南方设计院在2015年年初接到邀请,对梦想小镇项目正式立项。当时我们面临的情况是:一是没有任务书;二是建设时间短、建设要求高;三是没有可借鉴的建设经验。


这是一个位于城市附近的典型江南集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积淀和传统建筑遗产,但自然和无序发展至今。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除了必须保留的历史保护建筑,其它建筑要不要拆掉?整个项目采用什么风格,徽派民居还是现代中式?将来每栋建筑承载什么功能?


面对如此复杂的项目,我们深知必须迅速整合各方资源,才能在设计时少犯错误,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南方设计院投入到梦想小镇项目中的团队共有17个,外加外部合作顾问团队6个,参与项目的设计师108名。在为时1个月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共制作了3个整体工作模型,进行12次航拍,500多人次现场踏勘,拍摄11000多张现场照片,与400多位当地居民深入访谈,为695栋建筑建立完整的建筑档案。


梦想小镇


梦想小镇


完成以上基础工作后,我们终于有依据、有条件回答之前提出的这些问题了。


第一,要尽可能少地拆除建筑,因为大部分建筑通过改造,就可以满足互联网创业者的需求,同时使原住民分享改造和发展成果,最终拆除30000平方米危房、违建房和少量民房,同时设计新建60000平方米集中办公和公共配套用房;


第二,尽可能保留符合本地建筑自然演化规律的建筑与机理,尽量营造促发创新发生的丰富、开放和自由的氛围,把改造目标集中在道路、巷弄、景观、标识和建筑颜色、材料及构件上;


第三,创业创新是无法通过规划设计达成的事物,我们必须以包容灵活的空间和态度,配置创业创新所需要的公共配套和整体环境,让市场来决定每栋建筑的具体功能。


梦想小镇


梦想小镇


共享是互联网2.0时代的核心。作为互联网的众创办公基地的新仓前老街,既是工作空间,更是思想与理想的碰撞空间,人才与技术的交流空间,新老文化的融合空间,服务器等公共资源的共享空间,为创客们构建一条梦想之路与共享平台。它应当既承载着仓前历史文化的记忆,又洋溢着互联网创客构筑梦想的激情,是一个有生活、有生产、有生态并集聚产业服务、产业配套、产业办公多元一体化的产业创新及服务平台。


于是,我们制定出设计方案:拆除并搬迁居委会,形成项目的精神核心与聚会场所——太炎广场。广场保留并补种入口的大树,置换原有的企业厂房,自然形成一个主要的入口空间;同时,把原有的自留菜地、垃圾堆场、污水沟、空地、水塘变成9个共享公共空间,用于运动健身。同时,保留种植水稻和麦子的35亩农田;将菜市场保留结构框架,变成一个创意集市;把政府办公楼变成小米公寓式的“有间客栈”,政府大院变身“壹家食堂”;电影院经过维修改造,拓展出展览和时尚发布功能,等等。


梦想小镇作为南方设计院特色小镇系列的代表作品之一,从破题到完成历时10个月。我们通过该项目得出结论:用互联网的工作方式来解决互联网时代的问题。特色小镇独具产业“特而强”、形态“小而美”、功能“聚而合”、文化“特而浓”的特点,被寄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市化的厚望。一个个小镇,就像一个个产业创新升级的发动机,又像是一个个开放共享的众创空间,既集聚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又能让这些要素充分协调,破解经济结构转化和动力转换的现实难题,释放出创新动能。


(本文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