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科技小镇、白鹿原、茯茶小镇……随着各种小镇破壳而出,特色小镇已经成为西安追赶超越的全新引擎。
选址特色:形成特色小镇扇面发展格局
特色小镇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一个“新引擎”,提升知名度的“小窗口”,地方非公经济的“新高地”。对此,市工商联的政协委员们表示,西安市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产业,应按照国家的要求,以特色小镇建设为牵引,整合资源,助推西安经济创新发展。
委员们建议,西安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走出“1+5路子”,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为主线,沿绕城高速建设高科技制造业特色小镇、传统建材家居特色小镇、旅游文化休闲特色小镇、现代物流业特色小镇、生态居住特色小镇等,形成以商贸、金融、服务业为核心的中心城区“引领”,高科技制造、建材家居、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生态居住五大产业特色小镇为支撑的“沿三环线”布局特色小镇“扇面”发展格局。
定位特色:规划设计“精雕细琢”
为把特色小镇打造成为招商引资“金招牌”,市工商联的政协委员们还建议,特色小镇一定要注重“特色”定位,在产业筛选、文化运用、经营方式、合作模式、建筑布局、街区风貌等方面都要“精雕细琢”“内涵丰富”,以“一号工程”标准去规划设计,让特色小镇从一开始就有“出生证明”和“合法身份”。加大特色小镇建设的支持力度,给予优惠政策,必要时开通“绿色通道”,特别是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适合特色小镇的产业、商户和人才进入到特色小镇的建设和经营中,做精、做细、做强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不能没“特色”。对此,市民革的政协委员们也建议,用“一带一路”引领西安特色小镇高起点,这也是西安特色小镇发展的独有优势抓手。可以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将各类文化大礼堂、博物馆群资源等导入特色小镇。同时依托西安科技硬实力,挖掘西安科技产业特色,形成大西安独有特色,让世界记住西安,让“一带一路”看西安。
运营特色:组建特色小镇运营学院
市民革的政协委员们建议,特色小镇既要“建”,更要“营”。特色小镇的建设仅仅是第一步,其核心是运营。建议组建西安市特色小镇运营学院,培训特色小镇的招商、运营队伍,集合国内特色小镇运营专家力量,为未来各特色小镇输送高端、高素质运营人才。注重高端人才的引进、产业人才的培养,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将特色小镇核心竞争力打造出来。
同时,希望重点倾斜能够实现“精准扶贫”特色小镇项目。建设特色小镇也是国家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抓手,对能够实现“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特色小镇,无论在政策、资金及产业导入方面都应给予特别扶持。
模式特色:用PPP模式整合力量发挥优势
目前西安市特色小镇建设如火如荼,但仍存在着“乱打旗号、一哄而上”等不规范乱象。为此,市民盟的政协委员在集体提案中建议,特色小镇应该规范化建设,并创新建设模式。比如目前逐渐成熟的PPP模式,通过PPP模式引入专业化的城市规划和运营机构,整合专业化人才、资金、外部资源的力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和政府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同时还要完善城镇功能。要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进一步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提高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特色小镇道路、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