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小镇

在出世与入世间自由徜徉的梦想小镇
滑动鼠标了解更多

项目特色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属于杭州市竭力打造的未来科技城板块中的梦想小镇核心区块。项目东面毗邻阿里巴巴淘宝城、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和浙江理工大学,距离浙江大学约6公里。区。

梦想小镇是在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产业、文化和旅游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要求下诞生的互联网与基金小镇,也是对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积极响应。是未来科技城竭力为大学生和创业者构筑的梦想创业平台。

本项目以章太炎故居所在地仓前老街为主要载体,结合周边互联网创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传承原生态的农耕文化以及浓厚的历史文化要素。在保留原有老街肌理的格局下,通过空间、生态、功能、交通的织补,整合新兴产业和传统城市之间的关系,打造一个具有互联网思维和众创基因共荣共生的历史街

001.jpg

场地现状

Site status quo

仓前街道历史悠久,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时的仓前以灵源为名,曾一度为江南鱼米富饶、漕运发达之地。可时至今日,塘河沿岸逐渐湮没在钢筋混凝土堆中,商业服务向内部的仓兴街转移,农田、老桥、河塘、驳岸、古建逐渐走向荒芜。如何延续仓前老街璀璨而悠远的过往,同时进行优良的基因重整,适应新的互联网产业,提升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新兴的互联网创业者的需求,是摆在南方设计面前的一个挑战。

002.jpg

本项目场地呈长条形状,东西向长约1560M,南北进深约150M。南邻余杭塘河,与南面互联网创业小镇隔岸相对。仓兴街横穿场地,东西向承接良睦路及绿汀路。经调研场地内部共有697栋房子,其中包含历史古建28栋,违建和危房287栋。沿仓兴街两侧建筑年代较近,建筑形式保存良好。仓兴街南侧中心腹地建筑较为衰落,环境杂乱。沿塘河的仓前老街依稀存有章太炎故居以及旧时茧站等古建,但建筑界面不连续,传统沿河商业街区氛围已被后期加建以及改建的农居房破坏。


项目构思

Project conception

项目以深度发掘农耕文化与历史文化要素,结合互联网创业的需求,以原生肌理为基础织补老街新格局为设计目标,对功能、产业、生态环境的特色升级改造,使具有传统特征的元素和互联网特征的元素相辅相成,结合互联网共享模式打造公共空间,体现自由、包容、多元、协作、高效的特性。

003.jpg

1. 织补理念

所谓的织补不仅仅是织补建筑的空间肌理,是在互联网产业植入下针对原有的生态、历史、文化、公共功能以及交通空间的织补。在经过调研考察整理出的地块腹地中,以老街的空间机理为脉络,梳理水街、巷道,添补小桥、河埠,恢复枕河而居、夹岸为街、宅院四合的老街风韵。

2. 共享模式

共享是互联网2.0时代的核心,通过打造20个资源服务器以及9个公共交流平台达到互联网创业者资源与信息共享、共荣共生的新模式。将新的仓前老街营造成为以互联网产业为先导,信息经济产业为主导,寓教于乐、多元化、一站式的产业生活平台。

3. 三路一带

“三路一带”即是指仓兴街、中间腹地开拓梳理出来的梦想大道以及南向临河的塘河沿岸为“三路”。一带是指以梦想大道为基础串接中间9大交流平台和20个资源服务器的“梦想带”。其中的塘河沿岸代表“过去”,保留了许多乡愁和回忆。仓兴街立足于“现在”,是现在生产、生活的需求来源。梦想大道代表了“未来”,将成为新一代互联网创业者追求创业梦想的成功之路。

4. 互联网特征

本项目的独特性在于本身带有互联网特色基因,要沿袭传统亦需突破传统,设计要兼顾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变革。其特色为以下三点:

(1)以互联网产业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集聚;

(2)通过旅游业吸引眼球,带来互联网流量;

(3)注重公共空间与共享模式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作用。

因此,在仓前老街的总体规划上,以充分尊重传统文化为基础,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变革。自由的空间布局、多元化的创意空间与传统风格的建筑之间形成灵感的全新碰撞,完美体现出互联网创造性的特征。

5. 改造布局

每个类似的小镇项目都像是破裂残缺的古旧瓷器,尤其是老建筑与老街区,就像具有一定文化意义,但无法承载新功能的碎片。南方设计希望让项目形成具有新使用功能的整体,就像一个“金缮”作品。所以,我们在对梦想小镇进行改造设计时,尽可能的以整个仓前老街为原生肌理为基础,进行梳理重建、设计优化。

1.1 尽可能少的拆除建筑,因为大部分建筑通过改造就可以满足互联网创业者的需求,同时使原住民分享改造和发展的成果。最终拆除30,000㎡危房、违建房和少量民房,同时设计新建60,000㎡集中办公和公共配套用房。

1.2 尽可能保留符合本地建筑自然演化规律的建筑与机理,尽量营造促发创新发生的丰富、开放和自由的氛围,把改造目标集中在道路、巷弄、景观、标识和建筑颜色、材料及构件上。

1.3 创业和创新是成功率极低,也是无法通过规划设计达成的事物。南方设计以包容灵活的空间和态度,配置创业创新所需要的公共配套和整体环境,让市场来决定每栋建筑的具体功能。

建筑设计

Architectural design

本项目以整治改造为主,在设计上为了保证整体风格的协调,以中式徽派风格建筑为基调,充分体现“粉墙青瓦马头墙”的江南徽派风格建筑的特征,同时沿袭各时代中式风格建筑的特色,结合现代特色的钢架玻璃幕墙打造互联网产业园新特征。

为原汁原味地保存乡愁和回忆。塘河沿岸建筑风格延承太炎故居徽派建筑形式,使塘河沿岸风貌得到整体延续。与此同时发掘原有的历史文化肌理碎片,运用现存的雕花木窗、月牙门、石雕等元素,在此基础上融合与变革,以全新的表现形式展现传统建筑独有的空间形态。

为充分体现小镇的互联网思维和众创基因,我们在设计上加入互联网元素,例如以织补理念衍生的金色长廊,以及从原粮仓文化为理念改造而来的图书馆,将仓前特有的太炎文化作为其现代化表征的体现。

由此,我们把过去、现在和未来完美串联。建筑整体风格以塘河偏向传统,延续了过去;仓兴街立足商业,偏于现代;梦想带融合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代表未来。这些独立和交融的特性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古为今用,相辅相成的时代特色。建筑承载着来到小镇的每个人的梦想,穿越过去,立足现在,完成未来。